青璃居士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圣墟小说网www.xshengxu.com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即不动声色地抄起奏报细细察看。
抬眼便是许匡衡这手熟悉的流畅字体,其中记载的无不是南唐国中最新发生的大事,李源哑然失笑,这位军师曾几何时当起了情报头子来,还一板一眼的梳理成了文字。
对于李金全叛乱一事,在李源返回朗州的途中,朝廷便已下了旨意。果然褒奖的名单中,并没有李源,只是草草地叙其功过,接着一笔带过。而同样平叛有功的刘仁瞻,虽然赏赐了大量银钱,但官爵却无多少变化,只是动了动头上的虚衔,从原本的检校太尉升为检校太师。
最为有趣的是,皇帝将刘仁瞻改镇寿州,替代殉国的刘崇俊担任清淮军节度使,其原本的武昌军节度使职务连同八万武昌军,却意想不到地给了楚州刺史何敬洙。
历史上刘仁瞻辉煌的一生便是终结在了寿州,李源感叹命运弄人的同时,不禁又为李璟的做法所叹服。
昔日刘崇俊作为刘氏一族的嫡长孙,早已承继家业掌控清淮军,而叔父刘仁瞻也凭着自己杰出的军事才能,最终同样在鄂州建节,这叔侄俩先前可是掌控着长江淮水两处最紧要的军事重镇,麾下更有着南唐江北十余万水陆精兵,在军中的号召力一时无人能比。
刘氏三代发家于寿州,此番刘崇俊不幸殉国身死,刘仁瞻又在家族故地平定叛乱建立功勋,将其改镇虽然顺理成章,但刘氏一族手中掌握的兵马和地盘从此大幅缩水,家族在江北的影响力明显被削弱了大半。
想起先前在金陵面圣的场景,李源不由得有种同病相怜的感叹,纵使刘仁瞻这等名垂青史的忠君护国,也难逃君王猜忌,若是自己也同时收到了改镇诏书,眼看一番苦心经营付诸东流,该如何应对为好?此时显然还没有对抗整个南唐的实力。
想到此处,又忽而心生庆幸起来,若不是楚地战事未平,自己恐怕早已被李璟调走,不知去往何处,这么说来倒要感谢边镐和张峦那两个人才了......
李源又挑眉往下察看了一番,北伐战事的败绩统统皆有记载,当看见北伐大军全军覆没于相城后,内心还是忍不住翻涌起来。
这一仗陈觉和李弘冀两个败家子,不仅一分战果未得,前后加上援军折了整整十万精锐,损失战马辎重无数,南唐可谓元气大伤。等柴荣两年后即位,周国南下的步伐似乎更加难以阻挡了。
而左仆射孙晟奉命北上与周国议和的结果,显然与历史惊人的一致。
周国皇帝郭威好不容易平息了内乱,仍需整顿国事,此时并无对付南唐